2024年,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(下称“中心”)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决策监督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市委、市政府的具体工作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改革创新、求真务实,努力为我市住房保障制度和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作出公积金应有贡献。
一、2024年主要工作及成效
(一)年度归集使用计划有序推进,业务发展指标评价靠前。2024年,我市新开户缴存41.31万人,同比增长13.90%;归集资金231.81亿元,同比增长4.07%;提取资金155.64亿元,同比增长4.94%(其中租房提取42.59亿元,同比增长10.25%);发放贷款1.09万笔、96.6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.87%、14.61%;回收贷款本金56.39亿元,同比增长20.13%;实现增值收益9.79亿元,同比增长4.71%。年底,缴存单位9.29万个,较2023年底增长6.78%;实缴228.08万人,增长4.48%;归集总额2018.66亿元,增长12.98%;提取总额1286.11亿元,增长13.77%;发放贷款15.64万笔、892.91亿元,分别增长7.46%、12.14%;贷款余额532.11亿元,增长8.18%;提取城市廉租(公共租赁)住房建设补充资金59亿元(累计已上缴50亿元)。整体业务规模在全省排名前列,其中新开户缴存人数、年度贷款发放笔数、年度贷款发放金额3个指标,东莞在省内前四城市中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城市。
(二)有序放宽住房公积金政策,多措并举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为进一步提振住房消费市场,推出放宽可贷额度计算公式系列参数、降低贷款利率、异地贷款取消户籍限制和首付比例限制、首套住房申请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从30%降至20%、最高贷款额度首套及二套分别从100万元、60万元提高至120万元、80万元,供收比上限从55%调整为60%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并升级“带押过户”具体做法、贷款评估采用“银评”减轻贷款负担、调整共有产权房(三限房)放款节点等惠民举措,积极支持住房消费,努力解决新市民、新青年住房问题。同时加强了对贷款银行贷款投放计划的考核,确保相关任务顺利完成。
(三)深入推进数字公积金建设,通过改革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。一是加大信息化升级改造力度。年内通过信息化建设政银合作联席机制,启动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、数字档案室建设等6个重要系统项目建设,开展其他改造升级项目30个,包括新版永居证联网核验、接入省电子印章平台、“亮码可办”等。二是积极开展“一件事”等便民服务。把落地高效办成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“一件事”作为年度重点工作,联合政数、住建、税务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梳理整合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、贷款审批、房地产交易税费申报、不动产抵押登记(预抵押登记)、贷款发放等业务流程,实现线下“只进一门”、线上“一网通办”;配合落实“退休一件事”、“企业变更一件事”、“带押过户”等,完成了“租金直付”项目测试;增加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,推行行政执法文书电子送达模式;与深圳等5市公积金中心签订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,推进为缴存人提供同城化服务,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。三是全场景落地数字人民币功能。中心于2023年实现数字人民币全场景应用,截至年底,我市通过数字人民币开展缴存153笔、10.24万元,提取4086笔、797.27万元,贷款1笔、120万元。
(四)牢固树立底线思维,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。一是防范执法和追缴风险。实行执法“观察期”制度,对应缴未缴单位先提醒、催办,拒不整改再进行柔性执法;对整改有困难企业实行“一企一策”,积极推动集体协商化解矛盾,防范群体性追缴等社会风险,共为129家企业设置整改宽限期。二是加强公积金资金存储风险防控。认真落实住建部、省住建厅关于加强资金存储风险防控工作相关要求,我市公积金各受托银行运营稳健,公积金资金存储风险整体可控。三是进一步加强公积金资金管理。修订实施“资金存放管理办法”,将银行落实“保交楼”配套融资情况列为考评内容,并优化存款收益指标评分标准,进一步提升资金存放管理的综合效益。在满足业务资金需求前提下,不断优化资金存储结构,2024年实现增值收益9.79亿元,同比增长4.71%。四是加强内审防范业务风险。制定实施内部审计实施细则,按月开展电子稽查风险情况常规审计,完成了公积金信访工作情况等专项审计和2023年体检评估工作,立案处理疑似违规提取案件33宗。五是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。通过了等保测评,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商用密码改造,实现数据加密存储;中心作为靶标单位,获得“莞盾-2024”东莞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优秀防守单位称号。
(五)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,公积金制度影响力稳步提升。一是稳步推进归集扩面。通过向镇街(园区)及归集银行下达扩面任务、优化归集行考核指标、加强缴存督查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,扩大制度影响力;共向全市1万余家应缴单位寄送公积金普法、督缴资料,促进企业开户增员。当年净增缴存人数9.48万人,相比2023年2.31万人实现了大幅增长。2024年底,我市公积金制度覆盖率提升至47.3%。二是持续推进依法行政。修订执法工作制度,简化执法程序,优化执法流程,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。全年共依规立案处理公积金追缴案17630宗,行政处罚案件50宗,为职工追缴资金2.36亿元;参与行政复议39宗、行政诉讼698宗。三是加强公积金工作规范化管理。积极响应全市一盘棋统筹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的工作要求,在保留我市公积金增值收益年末分配、次年上缴模式的同时,增设当年增值收益预缴模式。认真落实市工作部署,稳步推进我市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设立工作。四是认真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。全年12345热线涉公积金话务量合计53.2万通,接通率96.1%;中心所有渠道信访件合计1.8万件,同比增长49.3%,成功化解信访积案3件,化解率100%,排全市第一。
二、2025年工作计划
2025年,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省、市工作安排和住建部、省住建厅的工作要求,主动观大势谋大局,坚持稳中求进、改革创新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加快推进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坚持制度惠民,抓好任务落实。实施新修订的提取、贷款管理办法,加强政策宣传,确保新政顺利落地。科学制定扩面方案,加强对全市重点优质企业的缴存宣传和督促,提高企业参缴的积极性。积极落实上级关于公积金管理的最新要求,优化政策、服务惠民,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
(二)坚持稳中求进,夯实发展基座。持之以恒推进缴存扩面,在保稳的情况下提高扩面质量;全面推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,有效拓宽制度影响力;研究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方法,探索案前调解的做法,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。加大数字公积金建设力度,积极参与推进公积金区域协同发展相关建设,为缴存人提供跨市“同城化”服务。
(三)加强风险管控,保障稳健高效。进一步完善资金存储风险防控机制,认真落实“保交楼”配套融资相关工作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;配合推进我市房屋“三项制度”,强化预算绩效管理;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,逐步推进数据审计并向数字化审计转型;加强逾期贷款清收力度,保障公积金资金安全;扎实做好信访和执法工作,从源头化解矛盾,做好民生保障实事。
(四)加强队伍建设,凝聚奋进合力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坚定信心、抗牢责任,聚焦主责主业,干字当头,确保上级各项决策和要求落地落实。加强教育管理,锻造对党忠诚、担当作为、执行力强的干事创业队伍。有效调动归集银行等合作机构积极性,做好业务引导、指导、监管和技能培训,为广大缴存单位和缴存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。
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
2025年3月10日